2026考研

倒计时061
当前位置:首页 > 考研新闻 > 河大新闻 >
栏目
河大新闻 研究院新闻 院系动态 考研要闻

猗欤吾校永无疆——热烈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

文章来源:天任河大考研网 发布时间:2022-06-26 14:07:12

“嵩岳苍苍,河水泱泱,中原文化悠且长……”每当河南大学校歌雄浑激昂的旋律响起,总有万千情感在心中激荡。创作于1940年的《河南大学校歌》,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,折射着河大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,记录着学校百十年发展的坎坷与荣光。

image.png

岁月如歌,河南大学今年将迎来建校110周年诞辰。光阴细数,日升月落,回望建校之始的初心与坚守,虽经霜沐雪,仍弦歌不辍,百十年征途一如悠扬铿锵的校歌词谱所言所歌。

嵩岳苍苍河水泱泱

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河南大学校园,让人安详宁静,如同穿越时空。回望百十年遍开的花、走过的路、聚散过的青春,从悠然的岁月嗅到馥郁的书香。

立于嵩岳俯视中原大地,眺望古朴典雅的河南大学,一部厚重而恢弘的“书卷”由此展开。

静立于黄河之滨的河南大学,创办伊始就深深镌刻下黄河的印迹。1912年,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,在清代贡院的旧址上,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(河南大学前身),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。自建校之初,河大师生便担负起了民族复兴、中华崛起的使命。清风爱抚着预校校门,摩挲着校长林伯襄查夜的马灯,校园中刻苦读书的身影随处可见。

抗战期间,河南大学五次迁徙,辗转多地,风雨执着、日夜坚守,在中国版图上走过万水千山,成为中国唯一在敌前坚持办学的高等学府;师生员工不畏生死,把读书当成战斗,以血肉之躯守护着千年积淀的文化命脉。世人喟叹,一所大学与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,难以割离。

黄河奔腾向前,不舍昼夜。一代代河大人,得中原滋养,披荆斩棘,百折不挠,历得风霜,晨曦初露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河南大学折枝为林,为全国高等教育布局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河南大学虽九易校名、屡经变迁,但“明德新民,止于至善”的校训薪火相传,河大师生爱国荣校的情感愈加强烈。如今,河南大学“一校三区”办学格局蔚然。人们不禁赞叹,这里是“中国最美大学”之一。

站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斗拱牌楼式的校门前,来往行人会被一份厚重与恢弘所震撼;从明清城墙上眺望中西合璧、美轮美奂的各式建筑,造访者不禁驻足流连。大礼堂恬静自适,贡院碑耸峙巍峨,从容的雪松掩映着斋房玲珑俊秀的雕花挂落。7号楼别具匠心,挂饰着满目木制雀替,色彩明丽,典雅大方,细腻考究,是中西建筑艺术密切结合的精品。稳重优雅的6号楼,映射着河南大学建校之初的创新之光,传承百十年依然照耀后学。

金明校区,琴键楼的乐声与铁塔檐下清脆的铃音交互吟唱。访秋湖畔的柳色、伯襄路边的落叶、先闻湖的“校宠”黑天鹅、志义体育场上学子跃动的身影、实验室中夜深依然明亮的灯光……各色光影交织斑驳,隔着湖水荡漾,各色楼宇临水而居,整齐有序,红白相间,雅致非常。每逢花季,葳蕤的兰花、亭亭的夏荷、凌霜的秋菊、傲雪的寒梅……装点着河大的衣饰,宛若大家闺秀,独自美丽,惊艳了岁月,温柔了时光。

郑州校区,朱砖黛瓦,穹空澄碧。龙子湖畔,诗书雅集中的清俊墨香,铺展开来。从空中俯视,校区空间形态上形成了“中”字型布局,寓意河南大学是地处“中州”的大学。友兰学堂与九章学堂恢弘大气,仿古雕饰的檐间与云烟相连。各式建筑端庄典雅,沿中轴线对称分布,统筹山脉、水脉、人脉、文脉,脉脉相通。各教学组团依托户外自然空间组成庭院,呈现出整体美和深邃美,沿袭隽永流长的古典韵味。

中原文化悠且长

有一种担当,如嵩岳高;有一种精神,若河水长。
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中原文化悠远绵长。

河南大学“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、中原风格”的发展定位,熔铸了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和中原悠久的文化内涵,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践和精神。百年求索,世纪辉煌,回望来路,雨雪风霜。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,河南大学吮吸着中华文化的精髓,面向世界办教育,铸就中原大地高等教育的高峰,历经磨难沧桑,锻造一身傲骨,坚韧和顽强的文化基因在她的血液里流淌。

中华文化的博大、厚重、包容、朴实,涵养了河南大学,也铸造了河南大学的内在品质。文化的滋养与浸润真真切切地反映在“团结、勤奋、严谨、朴实”的优良校风之中,映射在“明德新民,止于至善”的校训之中,唱响在“嵩岳苍苍,河水泱泱,中原文化悠且长”的校歌旋律之中,体现在中西合璧、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之中,升发在“前瞻开放、面向世界,坚持真理、追求进步,百折不挠、自强不息,兼容并包、海纳百川,不事浮华、严谨朴实”的精神之中。

立足中原大地的河南大学始终以弘扬、传播中原文化为使命,百十年的办学历程,几乎从未离开过中原大地。在国家和民族最需要、最紧急的时刻,河南大学总是高擎爱国主义的旗帜,成为引领中原大地前进的排头兵。烽火战争年代,面对敌寇的凶狠残暴,河大师生不畏强敌,坚守前线,以热血播撒文明,谱写了一部惊天动地、感人至深的抗战办学史诗。《“维护文化”:一块牌匾背后的抗战办学往事》呈现了河南大学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之时,维护文化的铮铮铁骨。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、汶川地震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时刻,河南大学总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,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爱家、追求进步的壮丽篇章。

新时代,河南大学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,促进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积极弘扬、传播中原文化,融汇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打造“双一流”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。学校积极组织师生改编大型多媒体音画剧诗《星空》,赴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演出;深入开展“我与中原共出彩”主题实践活动、“中原文化大舞台”演出,播撒中原文化;组织重走抗战办学路,竖立抗战办学纪念碑,建设“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”,接力开展“我们都是追梦人·快闪”“百首红歌接力唱”“我和我的学校”等特色活动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文化精神;发挥在甲骨学与殷商文明、考古学、黄河文化、新宋学等领域研究和人才优势,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、收集、整理和研究工作,助力河南构筑全国重要文化平台,坚定文化自信;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建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,着力发掘黄河文化;成立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,努力开展“新时代教育文化塑造工程”“一流学科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”等项目,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。

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,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,河南大学正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,在“双一流”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、砥砺奋进,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,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、黄河故事、中原故事、河大故事,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。

济济多士风雨一堂

栽好梧桐树,引得凤来栖。古往今来,河南大学始终是一座人才辈出、鸾翔凤集的育人殿堂。

河南大学囊括大典和网罗众家在各个发展时期均有所体现。在建校初期,河南大学延揽一大批中外人才,汇聚了近代以来彪炳史册的人才群体,创造出大师云集、人才辈出、群星灿烂的恢弘画卷。范文澜、冯友兰、董作宾、冯景兰、罗章龙、嵇文甫、任访秋等名师大家都曾在此执教,古朴典雅的河大校园里留下了他们勤恳从教的身影。

改革开放新时期,为适应综合性大学发展需要,河南大学探索制定积极的选人用人政策,从20世纪80年代选拔培养4批学科带头人,90年代后期选拔优秀学术群体,到21世纪初启动实施师资队伍攀登计划、杰出人才特殊支持计划,再到“双一流”建设以来人才聚集效应日渐凸显,河大延揽名师、积聚英才的办学传统一以贯之。在学校的培育下,侯镜如、袁宝华、尹达、邓拓、姚雪垠、马可、赵九章、梁光烈、张锁江等70余万名学子走向社会各界,桃李春风,流风余韵,至今不绝。

在这片宽广深厚的人才土壤润泽下,新发展时期,河南大学总是会出其不意涌现出各类人才“出圈”现象:扎根中国大地70余载,荣获“十大功勋外教”、被誉为“中西方文化交流红娘”的吴雪莉;只有高中学历,却凭钻研刻苦,自学成才,从一名汽车司机成长为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全国唐诗专家的佟培基;在史学界著述颇丰、被誉“人淡如秋菊,笔落成瑰宝”、至今已近百岁高龄却仍然坚持每天读书写作的河大“老宝贝”朱绍侯;经历两次失学,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河南大学研究生,在河大执教多年后一鸣惊人,多次登上央视《百家讲坛》,成为炙手可热“学术明星”的王立群;因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寄语时金句频出,迅速走红,深得广大网民喜爱,被誉为“宝藏教授”的全国知名宋史研究专家程民生……他们的故事让这座百年老校始终焕发着青春朝气和创新活力,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别样魅力。

济济有多士,风雨共一堂。分类管理,引育并举。近年来,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。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再创新高,同时建设了多个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。其中,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和逆境生物学教师团队先后入选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;王家耀、王巍、宋纯鹏、王学路、张立新等国家及省部级学术领军人才、学科带头人、学术骨干及一大批优秀海内外博士,已然成为学校朝着百年名校振兴梦想不断奋进的重要生力军。

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,他们深深扎根、汲汲生长、孜孜反哺,共同绘就一幅“万类霜天竞自由”的蓬勃生动画面。面向未来,这片人才之林始终向阳而生,不惧风雨,闪烁着生生不息的光芒。

继往开来扬辉光

百十河大,数经变迁,几度分合,屡次更名,不改初心,继往开来。改革开放后,河南大学砥砺奋进的脚步足音铿锵。恢复校名,省部共建,入选“111”计划,进军“双一流”,重返国家队……今朝河大,“三区两院”共擎发展蓝图;再攀高峰,“双航母”战略启航新的征程。

百十河大,顶天立地,学术报国,郁郁乎文。薪火相传,一代代河大人以“明德新民”为己任,不断追求“止于至善”之愿景。秉文史见长之特色,持科教兴国之战略,不断创新,汇聚人才。

学校现有教职工4600多人,专兼职院士22人,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、“万人计划”等领军人才59人。大师如林、群星璀璨。无数河大人于此潜心治学以致精深,滋兰树慧为国育贤。春华秋实百十载,共同谱写了海内外70万英才同庆的育人新篇。

从新的起点再出发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定位,省委“双航母”战略的实施,让“百年名校振兴”的梦想再次燃烧。在生物、人工智能、经济、化学等方面重点布局,成立深圳研究院、三亚研究院,构建“湖河湾实验室体系”、“6中心”人文社会科学振兴体系,实施“5重5工3基地”建设计划,探索形成“重塑学科体系、谋划国家重大平台、构筑发展物理空间、实施人才强校工程、围绕关键领域布局重点项目”的发展路径和关键举措,“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、中原风格”的发展道路更加清晰坚定。

构建一流创新生态,建设国家创新高地,实现科技强国是时代要求,河大责无旁贷。河南大学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为导向,实施“4大1强”科研发展战略,解决“卡脖子”的科学问题,构筑“三区两院”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空间,筑强学科,建大平台、育强团队、上大项目、出大成果,全面强化科研创新体系支撑,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、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,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,在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作出更有分量的河大贡献。

如今,河南大学入选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行列,河大人接力新的时代担当。按照“发展优势学科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、带动相关学科”的基本指导思想,河南大学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,实施“生物学+”学科带动计划,不断完善学科发展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,构建了“学科团队—学科领域—研究平台—学科交叉融合集群”的学科发展模式,生物学顺利完成首轮建设并进入第二轮国家“一流学科”建设名单,带动了农学、医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、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。截至目前,化学、材料科学、临床医学、工程学、植物学与动物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农业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,“一流引领、协同发展、整体提升”的学科发展支撑体系正逐步形成。

百十年历史积淀,赋予了从容起步、继往开来的强大底气,亿万人民的期盼,催促着我们奋力创造晋位升级、振兴名校的非凡业绩。近年来,河南大学原始创新成果不断突破,一个又一个学科发展的喜讯传来。王学路团队完成的“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机制”入选2021年度“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”,是河南省属高校创新成果的首次入选。以王家耀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“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”项目荣获国家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实现了学校国家“三大奖”的全面突破。

栉风沐雨,饱经沧桑。河大这棵大树正吐露新芽,以根深干壮叶茂的飒爽英姿,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,不忘兴教育人初心,不断谱写“继往开来扬辉光”之壮丽篇章。

猗欤吾校永无疆

时序更替,斗转星移。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饱经沧桑而风华不减,悠然逸远自气度非凡。

百十年来,一代代河大人久久为功、只争朝夕,为着“百年名校振兴”梦想接续奋斗,如同点点繁星,数不清的发展成果和辉煌成就,璀璨了河大历史和现实的天空。

新的百年,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。从重返“国家队”、迈入“双一流”到中原“起高峰”……一程求索,一路凯歌,每一个河大人心中都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——梦想可及的地方,脚步也终会到达。

多年来,河南大学的发展建设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,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艰苦奋斗和精神追求,这是河南大学最动人的图景,也是百十年来一代代河大人求索前行最深沉的力量。

今年4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崖州湾种子实验室,河南大学师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。全校师生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乘势而上、务实重干,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静气、“一览众山小”的胆气,重整行装,坚毅前行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河南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赞扬河大,为学校新发展阶段点题定向,以非凡的智慧和气魄确立河南高等教育“双航母”发展战略,激励全体师生锚定“双一流”,奋勇攀高峰,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夯实根基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体现河南担当、作出河南贡献。

猗欤吾校,若嵩岳之巍然挺拔。猗欤吾校,若黄河之澎湃汪洋。铁塔湖畔,春生夏长,一代又一代“铁塔牌”学子,求知索识,力行笃学,一次又一次唱响内心深处的那曲“猗欤吾校永无疆”。河南大学必将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续写新时代中原高等教育发展的华彩篇章。

咨询热线:0371-22196686 0371-22868221(兼传真)

招生办网址:http://zs.henu.edu.cn

电子信箱:hedazhaoban@126.com

招生办官方微信:zsbhenu

招生办官方微博:http://weibo.com/hndxzsb

招生办地址: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邮编:475001


免责声明: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,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,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。 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(0371-60909200)进行删除处理。


联系我们

电话:0371-60909200

QQ:287857002

微博:天任河大考研资讯网

微信公众号:天任河大考研网

抖音:河大考研小堂

B站:天任河大考研网

地址:一号线郑州大学站A口升龙又一城A座9楼天任河大专业课

天任河大考研网 Copyright© 2006-2020 河南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豫ICP备17050239号-5 营业执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