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、数字化设计研究所所长许蓁老师,受邀莅临学院进行学术交流。活动围绕“建筑设计数字化教学体系”与“AI时代智能设计与建造”两大主题,通过师生座谈、专题报告等形式,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。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史学民主持。
上午,座谈会在学院16B204会议室拉开序幕。许蓁教授以《建筑设计数字化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》为题,结合天津大学建筑数字教育体系的实践经验,系统梳理了建筑学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的发展脉络,讲述了跨学科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。许蓁强调,数字化课程需以“案例引导+实战训练”为核心,引导学生运用算法生成、数据模拟等技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,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变革,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。
座谈会上,学院教师就“传统设计方法与数字技术教学的平衡”等议题与许教授展开深入探讨。
当日下午,许蓁教授在16D结构实验室二楼报告厅为本科及研究生作题为《AI时代的“智能设计与建造一体化”探索》的专题报告。他以近年主导的多个实践项目为例,回顾了研究团队构建“数字设计—机器人施工”的历程,展示了算法如何实时优化结构形态指挥机械臂完成高精度拼装、在单机器人自主建造实验中搭载AI视觉系统的机械臂怎样成功实现复杂曲面构件的自适应抓取与定位。面对智能建造发展,许教授提出“人—机器—A”三元协同机制。
在互动环节,师生就“本科期间应储备哪些知识能够帮助学习智能设计与建造一体化”“人机交互”等问题展开探讨。
此次学术交流活动,搭建了学术对话的平台,不仅有助于学院兼具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新时代建筑人才的培养,且为学院“智能建造+历史建筑保护”的特色发展路径注入新的活力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tujian.henu.edu.cn/info/1005/7839.htm